劳动报:永利集团承建的北横通道完成苏州河上“第一跨”,天目路高架工程预计月底完成桥面安装
伴随着600吨履带吊的机械轰鸣声,长70米、重100吨的钢梁日前被缓缓吊起平移到苏州河河面并成功安装到位,此举标志着北横通道工程完成了苏州河上的“第一跨”。
由永利集团机施集团承建的天目路高架工程是北横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线总长度1654米,均为高架段,工程还包括2条新建辅导,2条新建下匝道,3条新建上匝道以及4条改建匝道。此次跨苏州河下匝道位于北横主线以南,平行布置于南北高架跨苏州河东侧,由苏州河南岸成都北路上南北高架接出,横跨苏州河在北岸共和新路上接地,总长224.3米。为使大梁平稳跨越宽70米的苏州河,项目部采用“先梁后拱、补桥面”的施工原则,梁和拱散件进场,现场完成整拼后,由600吨履带吊完成主梁和主拱整体吊装。 在完成跨苏州河段大梁安装后,4月8日及11日,又先后完成两根拱肋吊装。如今,跨苏州河上方的桥体的梁、拱均安装到位,预计四月底完成桥面安装合拢。
北横通道苏州河首跨的成功,亦离不开提前克服的“三大难题”。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附近居民的沟通工作。虽然钢拱桥施工的体量不大,但在人口密集、交通复杂的区域施工,不可避免地对道路交通和周边居民出行带来一定影响。为此,项目部坚持“工程未动、沟通在先”的原则,尽早与辖区内的居委会、交警建立交流平台,在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下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早在去年8月开始,项目部就开始多次走访了苏州河两岸的静安区北站街道海昌居委会和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新桥居委会,对10月份即将开工的跨苏州河钢拱桥施工工况向居委做详细介绍,两家居委也及时在其管辖范围内进行专题解释及意见征询会。因为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北岸拆除绿化内的健身器材及征用健身用地的过程中,未收到一次居民投诉。
由于两岸场地狭小,原计划将苏州河北岸绿化用地作为钢梁、桥面的拼装场地,但此处绿地为静安区年内需完成改造的三万平方米绿地中的其中一处,已由区绿化管理中心委托龙盛房地产公司进行代建。因此项目部多次前去协商都未同意,然而桥面必须要赶在汛期前完成。
项目部想方设法,争取得到了静安区建管委、区绿化管理中心等政府部门,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并请他们出面组织协调此事。在多方努力下,2月20日,静安区建管委、区绿化管理中心、区苏推办、龙盛公司、公投集团及项目部共同召开了关于苏州河北岸绿地租用协调会议。项目经理余伟把跨苏州河下匝道施工情况进行了汇报,并承诺在借用结束后将及时恢复原貌。静安区建管委、区绿化管理中心表态将支持市重大工程建设,将该地借与施工方使用,龙盛公司积极配合场地移交工作,最终于2月27日完成了交地手续。
跨苏州河钢结构吊装的设计施工的关键是整桥一跨过河,整个苏州河桥分为两根大梁和两根大拱,每根钢箱梁都一跨过河,而新建的跨苏州河钢拱桥据既有管线桥只有0.3米。为了保障安全和进度,项目部对既有的管线桥采取了防撞、防火措施,并在盖梁的两端和苏州河中设计的支撑上提前设置了防撞限位挡块。项目部还创新施工工艺,将苏州河下的桥墩和盖梁采用北横项目全面推广的预制拼装技术,减少了传统混凝土施工的湿作业,施工现场没有泥浆外露,而且原有每根构件吊装时间从一周缩短为半天完成。